今日小暑温风已至,暑气正浓
2023/3/25 来源:不详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pf/a_10441680.html
壬寅年/拾壹小暑
年7月7日-7月22日
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唐代|元稹《小暑六月节》
忽然一阵温热的风吹来,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翠竹沙沙喧响,仿佛预先知道大雨将至,山色渐暗,阵阵惊雷声从远方传来。炎夏多雨,门户上生出了潮湿的青霭,庭院的台阶上也长满了绿色的青苔。老鹰在空中盘旋,蟋蟀也鸣叫不停歇。
一阵温热的风,吹来了炽热的盛夏,世间迎来了令人爱恨交织的小暑。唐代诗人元稹的这首诗,写的正是小暑节气的物象。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在夏至之后、大暑之前,时间为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前后。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思是说,小暑节气在农历六月份。暑字观其形,即一个人上面顶着个太阳,所以暑就是炎热的意思。而炎热呢,又分为大热和小热,六月初为小热,六月中为大热。小暑时节还只是小热,等到了大暑节气,也就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小暑至,盛夏始”,小暑节气是大地进入盛夏时节的开始。小暑一到,天气变得无比炎热,大地迎来了一年中气温最高、降雨最多最频繁的“三伏天”。万物在高强度阳光的连续照射下、在狂风暴雨的击打中,都显得昏昏欲睡、垂头丧气。
物候与气候///
SLIGHTHEAT为更好地反映小暑期间的气候变化,古人将小暑节气中的十五天分为以下“三候”:
一候温风至。在小暑节气的前五天,再也感受不到初夏时分那清凉的微风,持续的艳阳普照,使得大地酷热无比,连吹来的风都是温热的。
二候蟋蟀居宇。再过五天,随着热风来袭,田里的蟋蟀热得团团转,赶忙举家搬迁,躲在庭院的墙角里避暑,以求暂时的凉快。《诗经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的就是这一现象。
三候鹰始鸷。在小暑节气的最后五天,地面温度继续上升,连老鹰也热得受不
了了,纷纷盘旋在天空中,毕竟上面的空气要凉快一些。
由小暑节气中这三个典型物候可以知道,虽说此时只是“小热”,却也是炎热无比、万物难耐了。无论是蟋蟀还是老鹰,都是“哪儿凉快哪待着”,人们也想尽各种办法来避暑乘凉。
南朝的萧纲就最怕暑热,他在《苦热行》一诗中写道:
六龙骛不息,三伏起炎阳。
寝兴烦几案,俯仰倦帏床。
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
……
日神被六龙拉着在天际狂奔,炎炎烈日下,三伏天开始了。几案床席都火燎似的灼热,身上的汗水像滂沱大雨,一阵微风吹来,却也如同热汤般滚烫。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倒黄梅”的意思是:出梅进入盛夏已数日,长江中下游气象要素已具盛夏特征后又再转入具有梅雨特点的天气。在有些年份,小暑时节江南一带梅雨渐渐结束,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则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饮食文化///
SLIGHTHEAT能把“不时不食”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大概只有苏州人了。
春日里的“七头一脑”、秋风中的大闸蟹、冬至夜的“一年一冬酿”……而恼人的梅雨季节虽带来了闷热与潮湿,但也为苏州的夏天平添了不少惊喜——
小暑过几天便是三伏天,所以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解热消暑。民间有吃“三宝”的习俗,所谓的小暑三宝,即黄鳝、莲藕、绿豆芽。
#
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虽然一年四季均产,但是夏至到小暑前后最为肥美。苏州人讲究夏日进补,“小暑黄鳝赛人参”,一直到八月,一整个夏季,鳝鱼都是苏州人餐桌上的常客。
身材圆滚滚的黄鳝,营养丰富赛过人参,浑身都是宝——留骨的有鳝段、鳝筒,去骨的有鳝丝、鳝片。
就是那取而不用的鳝骨,还有个吓煞人的诨名:龙骨。它可是各类高汤配方中的提鲜神器。
活鳝焯熟后划丝,油炸,再加调味烩烧,就是“烩鳝”。滋味鲜美中带着微微的甜。苏州的面馆到了夏天,会大量制作,用作“面浇”,称“爆鳝面”。
“响油鳝糊”,将“笔杆青”(毛笔一般粗细且价廉的成为“笔杆青”)划开成鳝丝,翻炒调味后撒上胡椒粉与蒜末,在淋上一勺滚烫的热油,色香味声俱全的响油鳝糊,便轻轻松松地打开了你的胃口。因上席时盆中沸油哔哔作响,故称“响油”。它的特点是鳝肉软糯,咸中微带甜。有葱、蒜、姜丝、胡椒粉等辛香料佐食,吃完出一头汗,两个字:过瘾。
鳝鱼在苏州人的夏季餐桌上,会变幻出各种花样:鳝筒烧红烧肉、咸肉蒸鳝筒、鳝段焖肉……
不管是哪一种做法,都能俘获人心。
为什么这个时间吃黄鳝为夏补?夏季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治的说法,此时用黄鳝滋补更能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
小暑吃藕
夏季莲花盛开,随后莲藕也成熟了。六、七月份正是鲜藕上市时节,而食藕则以七月前期为最佳时期。
早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了。暑热难免使人心情烦躁、疲乏胸闷,而莲藕富含丰富的钙、磷、铁元素,具有清热养血等作用,很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因此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并且藕和“偶”同音,因此被赋予了美满婚姻的寓意,更是深受人们的欢迎。
莲藕可以生吃,把藕洗净去皮,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切成薄片加入调料凉拌即可,可生津而止渴,清热而除烦。凉拌的藕还有股清香味,香味入心脾。
江南人夏季的餐桌上还有一道菜必不可少,那就是清新宜人的“荷塘小炒”。先用蒜片爆炒出蒜香味,再喷少许料酒,之后放入去皮洗净的藕片、百合、西芹、胡萝卜和鸡头米,再迅速翻炒两分钟,最后加入调料提出鲜味,这道颜色亮丽又鲜美的“荷塘小炒”就出锅啦!
莲藕吃法繁多,苏州人最喜欢的还是自家姆妈做的蜜汁桂花糖藕。姆妈早起去横街菜场买了新鲜的莲藕、糯米、冰糖,回家后泡米洗藕、细心地用糯米将藕孔填实,再将莲藕头用牙签固定于藕身,加冰糖煮上两个钟头,出锅放凉后淋上一层桂花蜜……一片片的蜜藕油亮、饱满,散发出桂花的芬芳和莲藕的清香,咬上一口,软糯、温润、甜蜜,既可当冷盘,又可作主食,嗜甜的苏州小囡对它青睐有加。
#
小暑“如意菜”
绿豆芽是小暑三宝中的第三宝。豆芽还有别名,为“如意菜”,也有万事如意,平安幸福的寓意。
绿豆芽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吃起来口感清脆,味道清新,在湿热的小暑吃绿豆芽最合适不过了。
凉拌绿豆芽就是不错之选,清爽可口,口感脆嫩,清香解腻。
绿豆芽吃法很多,和肉丝炒会很美味,不过炎热的夏季还是直接素炒更佳。没有食欲的话,加入两三个辣椒、放点儿醋调味,味道会特别开胃下饭。每次没有食欲的时候,炒一盘绿豆芽,家人食欲大增,比吃大鱼大肉还要香。
相信不少朋友在家炒豆芽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提前将豆芽焯水,豆芽炒出来就会很软,吃起来没有清脆的感觉,而不焯水直接下锅炒,豆芽又不容易入味,吃起来还会有豆腥味。
正所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按照小拙平时的做法,炒绿豆芽时焯水可以去除豆芽中的“豆腥味”,并且可以让绿豆芽在炒的过程中更好的吸收调味料,会入味好吃,而在炒绿豆芽时讲究热锅快炒,是让绿豆芽保持口感清脆的不二法门,只要焯水的时候注意方法和时间,同样可以让绿豆芽炒过以后爽脆又入味。
小暑饮食不止有“三宝宴”,还有“三豆汤”。
#
三豆汤
白洋湾一带的小暑节气,除了吃“三宝”,还会喝三豆汤。
老苏州在夏天喜欢将红豆、绿豆、黑豆煮成三豆汤,这也是一道清热消暑的佳品。
做三豆汤很简单,提前一天将豆浸泡,隔天将三豆混在一起,用小火煮至烂,加入冰糖即可。每年入伏这段时间,苏州人就会为家人煮些三豆汤,放冰箱里,冰镇一下后更好吃。
三豆汤豆子的选择需要注意,红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红小豆,另一种是长形的赤小豆,传统养生认为:红小豆更偏向于补充元气,而赤小豆的作用则更偏向于清热除湿,因此做三豆汤最好选择赤小豆。
除此以外,小暑时节,苏州人跟其他城市的人一样,也有“食新”的习俗。“食新”即在小暑时节尝新米,老苏州要买一些新米用慢火熬成粥。有孩子的人家还会在粥面上淋一层厚厚的米油撇在碗里,给自家的孩子吃。小拙小时候,外婆就经常会熬米油给我喝,说营养好得不得了。在苏州,我们称之为“米饮汤”。
在这里,小拙还要特别介绍一款压轴食物,是小拙外婆特别爱的东西,去探望她的时候,就会带一份给她。且看下文。
#
虾子鲞鱼
观前的老字号食品店里,有一道压轴食物——虾子鲞鱼。说到压轴,年轻人似乎不爱;但你若说没人吃,也不尽然,门店的人讲,这东西限量供应,有老饕定时来,你要是来得不巧,售罄。
虾子鲞鱼,味道鲜美,爽口不腻,是苏州人盛夏时节佐餐的佳品。袁枚《随园食单》记载了制作虾子鲞鱼的方法:“虾子鲞鱼,夏日选白净带子勒鱼,放水中一日,泡去盐味,太阳晒干。入锅油煎,一面黄,取起。以一面未黄者,铺上虾子,放盘中加白糖蒸之,以一炷香为度。三伏日食之绝……”苏州人做虾子鲞鱼类似于做熏鱼,先晾晒腌渍,鱼块油炸,配卤汁收干,最后滚上河虾子调鲜头。
苏州人吃鲞鱼,是传统。清末民初的收藏家张叔鹏是苏州人,以藏书丰富著称。他有一任妻氏是环秀山庄汪氏,富商世家出身,酷爱养猫,最宠爱的猫便指定每天买虾子鲞鱼来喂食。
除虾子鲞鱼,苏州传统菜里还有一道有点关联的鲞鱼炖蛋。鲞鱼是海里的鱼,味道鲜美。在苏州老一辈眼中,每年吃这道菜放佛是一种不算隆重却倍加珍惜的仪式,无须多食,只须每年按时品味。
小暑六月节,姑苏城逐渐被暑热笼罩,但这其间也蕴藏着自然的蓬勃生机和人们世俗生活的灵巧智慧。用自然之物化解自然之暑,凉席铺展,蕉下有荫,小暑是我们与夏天的一场亲密的约会。
古今消夏///
SLIGHTHEAT唐伯虎的《事茗图》描绘了文人学士悠游山水之间,夏日相邀品茶的情景:茅屋里一人正倚案读书,书案一头摆着茶具,靠墙处书画满架。边舍内,童子正在烹茶。而小溪上横卧板桥,一人策杖来访,身后一书童抱琴相随。长夏之日,自有茶香之气,亦有鸣琴之声。
现在我们已然少有以“鸣琴”来消夏,古时许多悠然的消夏方式,很难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交集,至多只是人们游览过程拍照时的几种姿势而已。怒吹空调,暴食冷饮,我们的消夏方式,比古人更为简单和“暴力”。
古人说:“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yǒu)气初刚。”西瓜,历来是消暑神器。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什么是夏天?夏天,就是可以见到西瓜的时候。什么是盛夏?盛夏,就是西瓜可以便宜到一块钱一斤的时候。要是严格套用这个标准,呵呵,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遇到盛夏了。
明代唐寅《事茗图》
如何消暑、应对苦夏,一向是一个大课题。古人说:“隐伏避盛暑。”最好能退藏于云雾山中。
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三更云去作山雨,回头方羡老僧闲。
山下看云,云在高处飘飞,不染凡尘;山上看云,云只是树间的一团雾气,“沾花惹草”,甚至没把自己当外人,登堂入室,在僧房内禅坐。只是子夜时分,辐射降温,冷却凝结,化而为雨。一日之内,昼云而夜雨,天气似乎也很忙,至少无法禅定如老僧。
“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思君不至哪知暑?拿着六月当腊月。”一想到某些人、某些事,心里便拔凉拔凉的!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文人雅士倒是总有些闲情逸致,清冽淡雅,用荷叶为杯盏,以柄为管吸饮,“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
“霍仙别墅,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镂雕之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这种消暑方式,是不是有些用力过猛啊?!
熬夏不易,容易懒,容易烦,容易昏然入眠。记得有首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好过年。”
想起《礼记》中有“春诵夏弦”的说法。那时候读书,春天要朗诵,不是播音系的也要朗诵。到了夏天,书声琅琅还不够,还得同步配乐。那时气候之炎热不亚于当今,当个读书人,好难!
面对酷热,消暑能力有限,古人也只有两个字,一个是逃,一个是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未必躲得起。“偃仰茂林逃酷暑。”面对暑热,如何逃?深藏。“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到林中、到水边、到寺里躲避烈日,做一个浓荫中的隐士。
陆游《逃暑小饮熟睡至暮》,很有意思:“虚堂顿解汗挥雨,高枕俄成鼻殷雷。”小饮然后熟睡,一直躲到梦里去。
古时,嗜酒之人在盛夏时更是找到了酣饮沉醉的理由,不是微醺而是酒醉“至于无知”,以醉卧的方式避一时之暑。正如苏轼所言:“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辛弃疾的一句词也很适合刻画暑热时节人们的动静行止:“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有些人却在本不宜醉、不宜睡的时候,醉了,而且睡了。《水浒》中的“智取生辰纲”便发生在临近小暑时节。“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踩在被烈日烤过的石头上,连脚都疼。
池亭纳凉/朱高炽(明仁宗)
雨滋槐叶翠,风过藕花香。
舞燕来青琐,流莺出建章。
大热天儿,就连皇上也只好看槐叶、闻藕花,盯着舞燕流莺找乐,用东北话说,这叫作:卖呆儿。
其实不必盛夏,晚春时节人们便开始感受到叶茂之后的树荫,临夏时节的一份馈赠。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王安石语)。
靠着花枕,眉头微锁,若有所思,一手拿书卷,一手执如意。心中有诗乐,随处可清凉。
盛夏午后,槐荫之下,仰卧、袒胸、露腹、翘足,在凉榻之上小憩。床边是清凉意境的大屏风,寒林雪野。桌上有书卷、烛台、香炉,文人的消夏都如此具有仪式感。
“暑用酒逃犹有待,热凭静胜更无方。”有人试图用酒来逃脱暑热,有人尝试用静来战胜暑热,或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古人储存冰块,制作凉簟,搭建凉屋,营造超然的避暑氛围。有人在泉边席地抚琴,弹乐自娱,有人在茂林修竹间吟咏畅怀。
宋代槐荫消夏图(局部)
元代刘贯道《消夏图》(局部)
明代文徵明《溪亭消夏图》(局部)
图中有山丘、树荫、凉亭、茅屋、小桥、流水,亭有清荫,溪有凉风。
他有一首诗:高树阴阴翠盖长,两徐新水涨回塘。何人得似山中雪,共领溪亭五月凉。
绿云亭/唐陆希声
六月清凉绿树阴,小亭高卧涤烦襟。
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制作冰块,冬储夏用,周代便有这个习俗。盛夏赐冰,是帝王给予臣子的一种待遇。所以夏天“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年头行贿,有用金钱的,有用美色的,但在古代,冰都可用于行贿。据《天宝遗事》记载,杨国忠子弟以奸媚结识朝士。每至伏日,取冰命工雕为凤兽之状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惟张九龄不受其贿。
当然,最便宜也最家常的消暑用具还是扇子。
一到暑天,树上的蝉便开始“声声地叫着夏天”。
早蝉/唐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当其盛鸣之时,聒噪的蝉声无疑加重了人们在桑拿天气中的憋闷与烦躁。后来我得知,蝉在地下潜伏多年,只为了能在这两三个月里自在地鸣唱,也便忍了。
暑热之时,人们常常觉得没有胃口,“盛夏食饮,最喜清新”。“六月中多不御荤,或亦清暑之意”,只一个“清”字,清清淡淡度夏,清清爽爽消暑。一次友人聊起,在日本,人们讲究在暑热之时吃一些首音节发音为“U”的食物,说是益于消暑。比如:瓜类(音Uri),梅干(音Umeboshi),乌冬面(音Udon),鳗鱼(音Unagi),等等。为了熬过盛夏,人们积累了许许多多奇葩的习俗,至少说明人们对于度夏,是谨慎和认真的。
小暑在江南///
SLIGHTHEAT小暑前后,江南的栀子花、白兰花与茉莉花便进入了盛花期。这三种花被称为“夏日三白”,是属于小暑的花。旧时,卖花的阿婆将它们一并摆在篮子里,搭上一块毛巾,走街串巷一路叫卖。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卷九《集绮》中比较了各种自然的声音,比如落叶声、山禽声、芭蕉雨声等,最后得出“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的结论。
苏州的卖花姑娘喜欢编一个一寸长的麦草小灯笼,将茉莉花摆在里面,或是制成小花篮,供女孩子们摆在蚊帐中,枕席生香、氤氲伴梦。
如今,卖花的阿婆少了,“笑渐不闻声渐悄”。幸好“三白”都能盆栽,于是,这香气也成了小暑的期待。
小暑还是晾衣、晒物的好时节。小暑近农历六月初六。传说六月六是龙王晒鳞的日子,民间也有在此日晒书、晒经卷、晒衣的习俗,称为“晒伏”或“晒霉”。人们趁着伏天的阳光,将家中字画、藏书拿到庭院中晒,祛除霉味,驱除书虫。各地寺院亦有晒经的习俗。传说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经书掉入江中浸湿,便是在此日晒干的。于是寺院便以农历六月六为“晒经日”。
晒书习俗东晋便有,不过当时此习俗在农历七月七。《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了“郝隆晒腹”的故事。东晋人郝隆于晒伏日袒露着肚皮在烈日下暴晒。别人来问缘故,答曰“晒书”。郝隆胸中有墨,满腹经纶,晒腹即是晒书。
寻常人家则忙着晒起了衣裳,俗谚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又有“六月六,家家晒龙袍”。明明是晒衣服,怎么变成晒龙袍了呢?
这里有个有趣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到了扬州,游至城南古运河南岸恰逢大雨,弄湿了龙袍,只能在当地一座庙宇中待雨停后,晒干龙袍继续前行。这一日恰是六月六,于是江南民间便留下了“六月六,晒龙袍”之说。百姓们自然没有龙袍,于是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把积存的冬衣拿出来在烈日下暴晒,驱除潮湿和霉味。这在江南家庭主妇的生活中是件大事,正如女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开头所写:“六月里晒衣裳,这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情罢。”
苏州园林里的小暑///
SLIGHTHEAT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就这样开始了。在这段热浪翻滚的日子里,全国都是一样的,只有热和更热的分别。之前我们细数过《红楼梦》里那些可爱的消夏的法子,今天外面来逛逛园林中那些清凉的所在。
山是园林的骨,水是园林的脉,山水是构成古典园林建筑自然美的最重要因素。有水的地方,肯定是凉爽的。香洲、藕香榭,都临水。“洲”和“榭”都是水边,夏日荷风吹拂,也是纳凉的好去处。
夏日的时候,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真真是个绝顶避暑的所在了。绿意满眼,顿生清凉,微风习习,竹叶沙沙,在这样的地方,哪怕只是坐一坐,也是舒爽的吧。
小暑,上无纤云,下无微风。
本应是痛苦难熬、充满抱怨的日子,但是阳光越灿烂,生命就可以越顽强,人们懂得用平常心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用行动去寻一处清凉,得一份心静,把艰难的日子过得其乐无穷,让朴实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
小暑,不如执书卷,忆往事,身未动,心已远,顺祝夏安!
视觉/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FIN—
原标题:《今日小暑|温风已至,暑气正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