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各地吃食讲究寓意
2023/3/18 来源:不详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到了除夕,各种年货已准备就绪,只等爆竹一声辞旧岁,合家团坐吃年饭了。各地年夜饭上都有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寓意。
中国地域宽广,春节食俗有所差距。明清以来,除夕食俗,南北方就有了明显差别。南方新年泡茶敬客,其上放两支橄榄,称“五宝茶”。新年吃饭,必有青菜,取亲亲热热"之意,每餐必有整鱼,但不可吃光,寓意为“年年有鱼(余)”。北方以饺子为主,取谐音"更岁交子"之意,被认为是大吉大利。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但随着南北饮食文化的不断交融,食俗差异的明显缩小。
中国人过年食俗一直也在变与不变之中,不变的是一种食俗文化的内涵,改变的是一种食俗情调和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大鱼大肉不再是过年的主角,但那些具有年味的春节传统食品仍然是年夜饭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
01.吃饺子
因为饺子形似元宝,意味着生活富裕、红红火火、福运年年。一盘盘的饺子象征着来年可以“财源滚滚来”。
同是吃饺子,吃法却又各有究:北京人包饺子讲实惠,饺馅肉多菜少;天津人喜欢拌水馅,香油、酱油、蛋液齐全,要吃个美味水灵劲儿;东北人别出心裁,将肉剁碎后,用好汤浸泡后再包。
有些地方还把饺子与面条同煮,这种吃法在河南济源一带称为“金钱穿元宝”,在陕西关中一带叫“银钱吊葫芦”。以此象征新年伊始,有金有宝,长寿吉利。
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有的在包饺子时包入花生(长生果)愿得长寿;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就意味着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
饺子
02.吃年糕
“糕”与“高”同音,吃年糕意在祝愿来年不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能步步高升。年糕多是用糯米磨粉制成的。而在北方黄河流域的人们便种植黏黍(俗称黍子、小黄米)来代替糯米,将这种作物脱壳磨粉蒸制的黄色年糕又黏又甜。
据说,年糕最早是用来祭神、供奉祖先用的。吃年糕,各地也是花样纷呈;北方人习惯做白年糕,塞北城乡做的是黄米糕,江南一带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吃糯粑粑,台湾同胞则吃红龟糕。
年糕的种类多种多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塞北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北方的白糕和台湾的红龟糕等等。除此之外,年糕的风味也是南北有别的,北方年糕是甜味的,有蒸、炸两种烹饪方式。南方的年糕既有甜味的也有咸味的,除了蒸、炸两种烹饪方式,还能用来炒和煮汤。
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年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以糯米制成的年糕和汤圆及粽子一类食品。例如,江浙一带,在年三十前还要用炒糯米和饴糖制成一种“欢喜团”,红枣和白糖组成甜茶食,这叫开年欢欢喜喜,甜甜美美,然后进食面条、茶蛋、元宵、年糕,寓意“长寿”“团圆”“年年高”。
年糕
03.吃汤圆
南方的不少地区在除夕夜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过年吃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平安。汤圆谐音团圆,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传统节日,平时奔波在外的游子在这一天都得回家,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吃顿饭,称之为“团圆饭”。汤圆也因此而产生,它寄予了人们渴望一家平安、团圆的美好愿望。
汤圆分咸和甜两种口味,在南方有咸的汤圆和甜的汤圆,而在北方的基本上都是甜的汤圆。在过年的时候,一般家庭准备的也都是甜的汤圆,以花生馅,豆沙馅,芝麻馅为主。吃一口甜甜的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能够甜蜜幸福。
另外,汤圆装碗时往往装好多个,有多子多福的寓意。所以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碗汤圆,也是祈求新的一年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多子多福。
汤圆
04.吃整鱼
鱼取自谐音余,寓意着年年有“余”,在很早以前就有在春节吃鱼的习俗,年年有鱼(余)的风俗自古已有,至今盛行。一条整鱼是各地年夜饭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但是切忌吃光,因“鱼”和“余”同音,剩下的鱼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
吃鲤鱼,寓“得利有余”;吃鲢鱼,寓“连年有余”;吃鳜鱼,寓“富贵有余”。而有的地方鱼菜上桌是不吃的,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苏杭一带还要上盘胖头鱼,但只吃中段留尾部,这叫做“年年有鱼”“有头有尾”,寓意做事善始善终。安徽中部和南部的一些地区餐桌上要准备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象征年年有;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清蒸鱼
05.吃火锅
火锅圆寓意是和谐团圆。过年吃火锅的是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财源滚滚的意思。火锅沸煮,热气腾腾,火锅的食材非常丰富,做法简单,吃起来也有利于保暖,过年团聚在一起在同一个锅中夹着自己喜欢的食物,可以拉近关系,很温馨的画面,增添了过年的热闹,说明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火锅
06.吃素食
春节第一餐吃素食,叫“吃斋”,吃斋意味着吃灾,等于祛灾避凶,中国人信奉在春节期间要取彩,所以吃斋。同时,吃素反映了人们祈求平安无事的心理诉求。“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按民间传承,初一十五吃素,代表整个月都吃素了,所以新年第一天吃了素,就等于一年都吃了素,意在祈福增寿。这一天吃素,会增添喜庆与祥和,预兆着一年的平安如意。
素食
07.各地特色春节食俗
北方一些人家吃年夜饭还专门买生萝卜,每人咬一口,叫做“咬春”;江浙一带春节第一餐吃芹菜、韭菜、竹笋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苏、杭、沪一带吃肉丝炒笋丝,人称“丝丝齐齐”。湖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湖南大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即“一年更比一年好”。居住在湖南的苗族,春节第一餐吃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收”。
肉丝炒笋丝
云南昆明地区的传统春节食品中,有一种用大米粉制成的饵块,有甜有咸,可以切开炒,可以切丝煮,也可以烤着吃,以此祈祝新年里五谷丰登。部分地区要煮不改刀的青菜、蒜苗等长菜,寓意为“好日子长长久久”。福建人春节第一餐吃荠菜、芹菜,荠菜色青,俗称吃“长命菜”,吃芹菜,寓意“勤勤恳恳”。
糖水饵块
广东许多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在春节这一天,做好够春节三天全家人吃的饭菜,俗称“万年粮”,寓“不愁吃喝”之意。肇庆一带吃裹蒸粽,这是一种以冬叶裹糯米而蒸制的大粽子,香糯不腻;海丰一带吃素食,潮州一带吃用米粉和萝卜末油炸成的“腐圆”,喝营养丰富的“五果汤”(芡实、莲子等熬成),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
裹蒸粽
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的春节年夜饭都非常丰盛。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饭,它更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幸福和憧憬;它是大年三十母亲唠叨在灯下的叮嘱,也是无数的游子顶着寒风,长途跋涉往家里赶的执着与真诚!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殊食俗呢?欢迎大家提供信息,丰富饮食文化。
我是烹饪与营养老师——食悟者。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喜欢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