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孩子,为什么是有毒的红萝卜育儿要

2023/1/3 来源:不详

有妈妈说,孩子经常从学校带回几个糖果,有时说,“我在课堂回答问题积极,老师奖励的”,有时说,“因为我小测试分,老师送的”,有时也说,“老师说我帮助同学,这是‘助人为乐糖’”……

妈妈虽然觉得老师的初衷是善意的,但她表示担忧,也不知道如何劝导孩子。

面对孩子们被奖励糖果或饼干等零食,不少父母的看法也很常见:“孩子会为了零食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本身而努力”;“孩子会烂牙的”;“孩子变得爱吃零食,越来越不爱吃饭”;“孩子因为经常被奖励糖果,最近胖了很多”……

其实除了学校,家庭内用食物奖励孩子的做法也很常见

例如孩子写完作业,大人奖励糖果;

例如孩子洗好碗筷,大人奖励炸薯片;

又例如孩子把玩具收拾整齐,大人奖励孩子喝饮料……

奖励,是“有毒”的红萝卜?

如果你到了乡村,可能会见到农民在棍子上绑一根红萝卜,放置在毛驴的嘴前,引诱驴子一直往前走。记得家庭教育研究者艾尔菲.科恩曾经提醒父母,外在奖励是在给孩子吃“有毒的胡萝卜”。

为什么?有时孩子喜欢做某件事情,或在某件事情上表现出色,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那件事情。当这样的事情被介入了零食奖励,性质可能会慢慢地发生改变。例如孩子开始依赖零食或糖果,他们对事情本身的兴趣慢慢消失,到后面可能就只为了奖励而坚持,也难以成为一项长久的兴趣。这不免让人惋惜。

相比之下,如果老师或父母能在孩子本身就感兴趣的事情上,帮助孩子更深入地“沉浸”,例如孩子喜欢阅读,你把孩子带到图书馆,让孩子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帮助孩子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这种引导,比奖励糖果的效用更持久,还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有一位爸爸曾经问我:“能否用海苔片(一种海菜小零食)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作为一种习惯养成的短期驱动力,奖励是可以短暂使用的。当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家长应该减少食物的奖励,而转换成或称赞孩子的行为习惯,或赞扬孩子做事认真等,让外在驱动力转换成内在驱动力。

在CurryS.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当人知道他们在某个事情上表现不错的话,便会获得某个确定的奖品或奖励。刚开始时,他们的积极性不错,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三个月后,他们的积极性便开始下降。

用零食奖励孩子,尤其需要警惕:长远的负面影响

根据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那些在小朋友幼龄期经常用食物当成奖励或惩罚手段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未来会有情绪驱动下的暴饮暴食行为。简言之,如果父母或其他大人包括教育者经常用零食或其他食物奖励孩子或惩罚孩子,会增加孩子情绪化进食的风险。孩子高兴时,可能会狂吃狂喝,伤心时也会暴饮暴食。小朋友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带来肥胖,影响健康。

有些父母可能不是很理解有些家庭会通过食物惩罚孩子。举些例子,有爸爸对孩子说:“你今天打了其他小朋友,还发脾气,今晚不准吃冰淇淋,我们其他人都可以吃”;也有妈妈对孩子说:“你没背完课文,惩罚你今晚不准吃饭”……把食物当惩罚,也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化进食。

相比之下,孩子适合什么奖励手段呢?

有些父母说,生活需要波澜,养育孩子需要小确幸,正如一望无际的浅绿草地也需要小黄花的点缀一样。如果父母有时也想用物质奖励孩子,那么建议父母们采用惊喜性质的奖励。

什么是惊喜性质?孩子做某件事情,不知道会有奖励,更不知道有什么奖励。当然,父母一旦把奖励变成了习惯,惊喜也就消失了。所以,父母们在养育孩子中,大原则是少用奖励,并且没有提前告知。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马克·R·莱佩尔曾经有一项研究,他们召集了一群3-4岁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并且分成A、B、C三组。

A组孩子,提前告知“画画后会获得某个小礼物”(孩子被告知具体的礼物名字);

B组孩子,没有奖励,只是画画;

C组孩子,画画后,才突然给他们奖励。

在随后的几天,研究者继续观察孩子们画画的热情度,结果发现:A组孩子画画的积极性变得最低,C组变得最高。

虽然如此,幼儿说建议父母们还是采用惊喜的形式,并且少奖励,而是更多地采用认可或赞扬等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方式。

有人说,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可是,没有糖的日子,竟然不懂得如何过了……

很有哲理的一句话!

关键字:奖励幼儿、育儿方法、亲子关系、幼儿心理、早期教育幼儿说,作者为幼儿心理科普作家黄杏贞,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2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