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后常喝5碗汤,去燥养血强体质,气色越

2024/10/20 来源:不详

秋季正是进补的好时节,既能补充夏季流失的营养,又能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打好基础。

《养生八字诀》中曾提到“春蒸、夏拌、秋汤、冬煲”,喝汤无疑是最适宜秋季进补的方式之一。明天就是白露了,豆苗子特地精选了5道汤品,白露后来一碗,身体很受益!

做法:取一个雪梨,清洗干净后带皮切成小块;取两个百合,去掉根部清洗干净。在锅中放入雪梨和百合,加入适量清水,开火炖煮20分钟后放入枸杞,再煮2分钟左右即可。

梨子的含水量很高,被誉为“天然矿泉水”,具有润肺化痰、止咳清燥的功效;百合前段时间刚说过,可以润燥、养肺、清心、除烦;枸杞则可滋阴明目、补肝益肾。

这三种食材共同熬煮成汤,味道甘甜,滋润全身。尤其适合有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的人群饮用,能起到一定的调理效果。

做法:大枣、红豆、红皮花生各取30g,枸杞取15g。将红豆提前浸泡2小时,大枣洗净后掰开去核,枸杞清洗干净备用。锅内放入红豆及适量的水,熬至基本成熟时放入花生、大枣、枸杞,待食材全部软烂后再放入少许红糖调味即可。

人以气血为本,女性和上了年纪的老人最容易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的表现

面色苍白、头发枯黄、掉发增多、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经常感冒、四肢乏力、手脚发冷、甲床变淡等。

这碗五红汤由红豆、大枣、红皮花生、枸杞、红糖5种红色食材组成,是经典的补气养血食疗方,经常喝一碗,能扶正补虚,让气色越来越好,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佳。

做法:将排骨、脊骨、大骨分别洗净,剁成合适大小后依次焯水,撇去血沫。起油锅,下入姜片炒香后放入脊骨与大骨,翻炒一会儿后加水熬煮汤底。另起一锅,煸炒排骨和莲藕。将炒好的排骨、莲藕倒入汤中,一起煮至成熟,加小青菜、枸杞,出锅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中医认为元气能调控全身脏腑、四肢百骸的运动,元气足则身体健,元气衰则多疾病。入秋后,不少人容易感到疲劳、乏力、没有精神,这些也是元气不足的表现。

而排骨是血肉有情之品,可滋补强壮、填精益血;莲藕也是补益的佳品,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两者搭配,既能中和食材的性质,又能扶助元气,润燥养脾,很适合当前时节食用。

做法:乌鸡处理干净后切块,入锅焯水备用。砂锅内倒水,锅内水开后放入乌鸡块、30g沙参、30g玉竹、适量蜜枣、里脊肉、生姜、陈皮,一起炖煮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相比于补血的老母鸡、补阳的小公鸡,乌鸡在滋阴补肾的同时更侧重于补五行之气;玉竹同样集补气、补阴于一体,能养阴润肺、生津止渴,还有补而不腻的特点;沙参归肺、胃经,也是一味具有滋阴作用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肺阴虚、胃阴虚等证。

入秋后常喝沙参玉竹乌鸡汤,有助于滋阴补气、补水润肺,对于有干咳、咽干等秋燥症状的人来说尤为合适。

做法:鲫鱼处理干净,豆腐、萝卜切成1cm厚的条备用。起油锅,下入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后下入葱、姜、萝卜,煎出香气后倒出锅中多余油脂,放入足量水,炖煮15分钟。待汤汁变浓白后,下入豆腐,继续炖煮3~4分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鲫鱼能健脾和胃、除湿利水,豆腐可生津润燥、和中益气,两者搭配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很适合老年人、病后虚弱的人食用。

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鱼肉、豆腐都是富含优质蛋白的食材,而且鱼肉中富含的蛋氨酸正好能弥补豆腐中的不足,两者搭配更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另外,鲫鱼和豆腐的热量、脂肪含量都不高,一起熬汤饮用在提升免疫力、降脂美容、养护血管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好处。

煲出的汤味道如何,除了和食材的选择、搭配有关,还会受到火候、水量、放盐时机这3点的影响。

火候:大火煮沸、小火慢炖

煲汤时先用大火烧沸,开锅后5分钟再转为小火。这样有利于食材中的营养物质更多地溶解到汤中,使汤的味道更为醇厚。

水量:约为食材的3倍

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汤的风味。建议煲汤时水一次性加足,用量约为食材的3倍左右。中途若是发现水实在不够,那一定记得加冷水,不能加热水,否则会使肉质收缩,破坏口感。

放盐时机:出锅前再放

盐放得太早会使蛋白质凝固、水分排出,让肉的口感变柴,汤的颜色发暗。一般建议大家在汤快要出锅之前再放盐。或者也可以等到喝的时候再依据个人口味在各自碗中加入适量的盐,这样做更利于限制盐的摄入。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汤中的营养物质不会随着煲煮时间的增加而变多,所以汤不是炖得越久越好。一般推荐:

青菜汤或海鲜汤:半小时以内;

鱼汤:1小时左右;

鸡汤或排骨汤:1~2小时;

筒骨汤或猪蹄汤:不超过3个小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