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晓飞秋天,玉米熟了
2025/1/23 来源:不详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
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由于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它们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在我们农村玉米一年种两茬,先种的叫知玉米,播种前先要深耕土地,用耙耱将大土块耱细,施上沃肥,一人在前边用锄头锄个窝,一人在后边播种,然后用右脚将土窝里的种子掩埋,雨水好的话,出苗快,几天时间就长出了新苗,接下来就是锄草,介苗,施肥,成长,成熟,二茬玉米在收麦后种的,叫次玉米,一样的工序,一样的劳作,随着时间与节气的交替,玉米秆起身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绿衣少女,在风的作用下跳起了迪斯科,在光的照耀下,叶子长得更绿,杆子长得更高,在我们北方以前看不到甘蔗,小孩子们便折下一些鲜嫩的玉米秆,吸吮来自玉米秆(也有70后称甜甜杆)里的甜汁,甜水,当然也有好多不是甜的,玉米秆稍出穂时,也就开始抱玉米娃了,像极了妇女们裹婴儿一样,一层一层,裹得严严实实。
玉米棒一天天长大,玉米秆浑身是宝,叶子可以喂牛,喂羊,玉米秆可以烧炕,添灶火,也可以在地里燃烧成灰变成肥料,当然近几年农村出了一道法律,严禁焚烧农作物及荒草。玉米嫩小时可以焯水做凉菜,连嫩芯子一起吃,玉米棒颗粒如水豆嫩时就可以蒸着吃,煮着吃,玉米须可以煮水喝,对消除水肿,减肥功效甚佳。
秋季来时,玉米慢慢成熟了,待到叶子变干,变黄时,玉米棒马上可以扳了,也就是收获的季节,农户们套上骡子车,驴车,牛车,拿上口袋,麻袋,蛇皮编织袋,全家老少出动开始掰玉米,玉米叶子薄如刀片,锋利无比,虽然干燥了,但也不失锋芒,一不留神就划伤皮肤,扎疼扎疼的,一道道伤痕如大树根上的年轮一样。
家里人农活忙了,便在房檐下立几根椽子,将玉米的包叶撕开像小姑娘扎头发一样,一盘一盘地绕挂在椽柱上,远远望去像金黄的金箍棒一样,齐刷刷立在院里,或褪去包叶晒在院里,晒干之后堆在墙角防雨处或空房子里。最有趣的是褪玉米,在爷爷带领下全家集体围坐一堆先用铁匠打造的专用锥子在玉米棒上刺两道渠,然后有说有笑地比赛褪玉米,不管谁用什么工具,看谁身边的玉米芯子多,玉米颗粒高谁就赢了,赢家多半都是大人。爷爷怕我们气馁,又对我兄弟三说谁赢了就让谁当台长,那时村里就两台电视,我家就有一台,黄河牌黑白17英寸电视,电视自带的两根天线自由伸缩,但收到的台雪花点大,杂音大,父亲用铝丝拧成工字型,安装在窑背上边的山口方向,用花线,当传输线,一人在上边转杆,一人在电视前调台,记得当时动画片是《恐龙特级克塞号》还有《杨家将》《聊斋》《西游记》收不到陕西台,能收到运城台,山东台等,当然比赛的结果总是力气大的大哥赢,母亲有时也会把自己的玉米颗粒,悄悄的匀在我那一堆,因此我也赢过几次。
玉米晒干后,挑出几十斤到塬上粉成糁子,熬粥喝,稀了稀喝,稠了稠喝,配上凉拌红白萝卜丝或菜根——绝配,我更爱锅底的焦糊,用锅铲铲下来浇点菜汤,香得很。还有玉米面掺点面粉蒸成的馒头,口感甜甜的,又解馋又解饿,常常拿在手上,凉了才舍得吃下。
在乡下好多孩童将玉米粒埋在灶灰或刚燃烧过的火屑中就会爆出香喷喷的米花。也有做生意的人用柴油机加工的江米条机器将玉米糁子通过加热膨化出来就成了黄黄的江米条,脆脆的,甜甜的,曾经是70后,80后地回忆。玉米粒在年腊月里有人用专用爆米花机器放点糖精装在铁罐里,架在火炉子转动加热,待压力表转到点时取下铁罐塞进专用铁网口袋里用一根小铁管用力启动开关,嘭的一声炮响,一股白云腾空而起,曾经有外国友人在中国旅游遇见这种场面,被神奇的发明吸引,连续竖起大拇指good问老百姓这是什么?老百姓回答这是中国人发明的粮食放大器,我曾写小诗形容爆米花如下:
《街角的爆米花》
金黄玉米入铁罐,
关阀上火进炉膛。
快火慢转增热翻,
待到压力跟表转。
嘣响一声冒白烟,
闻声止步忆童年。
玉米面还能做一道硬菜,从前到现在人们仍然能在饭桌上看到它,并且赞不绝口,那就是鼎鼎有名的——搅团,在厨师的绝妙配方调汁下,浇上一勺红油芝麻辣子,不止美观,口感上也更加美味了。搅团作为一道西北地区著名的农家小吃,还有一个传说,传说中诸葛亮当年在西祁屯兵的时候,因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清闲无事,就在那里大力发展农业,以供军粮,此后便发明出了搅团,搅团深受士兵的喜爱,美其名曰“水围城”。
做搅团,看着简单,但是要做好,确实也不容易。在大铁锅里将水烧开后,将面糊糊或者杂粮面粉慢慢撒入滚开的锅中,边撒边用擀杖或大铁勺顺时针、逆时针轮换着搅拌,搅搅团很费力,要搅到均匀,搅到没有疙瘩才好。
搅团搅团,关键在一个搅字,人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其实,做一锅好搅团岂止是七十二搅,没有几百下是搅不好的,好搅团是搅得越多越匀,也越好吃。
每当玉米熟了的季节,让人总有一些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