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长得像胡萝卜的蛎鹬
2025/2/21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6.html
这可不是一张图片!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关于它的一个故事——鹬蚌相争。没错,它就是蛎鹬。在滩涂上休息时,它会保持一动不动的姿势,好像在思考人生。
编辑
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沙滩上人迹稀疏,海浪进退之间把不少的海洋生物冲上来,成群结队的鸟儿开始了一天的生计。
赶海的鸟儿中,有一种体型较大的漂亮鸟儿。
蛎鹬长着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橙红色、粗壮笔直的长嘴。记住了这张嘴,就绝对认不错。私下里,很多人说这张嘴长得像胡萝卜。
除了这张绝对不会认错的胡萝卜嘴外,蛎鹬的羽毛也是经典的黑白配。停歇的时候,除了腹部和肩部为白色之外,身体其他部位都是黑色的,繁殖期尤其黑亮。起飞时,整个翅膀下面一片洁白,翅膀上面的黑色中则有一条宽阔而洁白的玉带,尾羽的末端和背部也有洁白的羽毛覆盖。
蛎鹬跑得很快,飞翔力强,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中搜索食物。繁殖期,蛎鹬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沿海,在海滨砂砾中筑陷穴状巢。每窝产卵2-4枚,卵橄榄黄带灰色,有褐黑色斑点。
它的中文曰“蛎鹬”,英文叫“Oystercatcher”。意为抓牡蛎者,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它们是有多么无法拒绝牡蛎的诱惑。
不同的个体的嘴的长度是有差异的,嘴长一点的蛎鹬会在更深的泥中去寻找食物,而嘴短一点的蛎鹬则会在相对浅的泥中寻找食物。
不同的开贝壳的方法,蛎鹬也是跟着自己的父母去学的。蛎鹬的嘴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当一个蛎鹬习惯于采取某种方法来打开贝壳,它的嘴的性状也会变得更为适合这样的方法。
喜欢用锤击的方法来打开贝壳的蛎鹬的嘴的端部就会变得比较钝,像锤子一样。而喜欢撬开贝壳的蛎鹬的嘴的端部会变得比较尖,从而可以方便地撬开紧闭的贝壳。两种方法的使用者对食物的偏好不太一样,这样就能够减少种群内部对食物的竞争。
希望这独一无二的鸟儿能够自由地在中国的沿海滩涂觅食和飞翔。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海边,指着远处滩涂上的鸟儿说:看,那就是蛎鹬,嘴被牡蛎亲的像胡萝卜一样!
转载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是出于传播更多资讯的目的。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