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立冬日京城初雪
2023/10/10 来源:不详悉闻四时八节日,有雪初临紫金城。
红墙悬帘白纱舞,绿瓦落被圣光映。
城内年少奇景思,城外迟暮丰年等。
隔江更唤仙君至,南下呼朋圣装迎。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这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候特点为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冷的冬季渐变。
在我国南方,立冬至小雪期间,天气一般都不会一下子就冷起来,有许多地方还处在秋光、秋景中,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如春的天气,故在民间有“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之说,而且小阳春天气里也会常伴有桃花、梨花、樱花之类的春花影子。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和冷空气的频繁南下,气温将逐渐下降,直至出现全年最低气温点。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我国民间非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很多人会通过冬季的休养,来展望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属“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立冬三候
立冬节气中国人在传统上也有三候即:“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一候、二候大家不管从字面,还是个人身体感知上都会知道,他们分别指的是立冬开始一些湖泊、河域的水会慢慢结冰,若再继续冷,在靠近赤道偏北地区的土地也要结冰,会让生活在北方的人切实感受一下,地冻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冷。
三候雉入大水为唇。雉为野鸡一类的大鸟,唇此处指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越来越难见到,而在海边却常能见到外形与野鸡线条、色彩极为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野鸡)立冬后便变成了大蛤。
立冬农事:
立冬开始,生长在北方的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也临近尾声,南方则进入抢种冬小麦的最佳时节。立冬谈养生:
立冬在民间有吃饺子、吃牛羊肉、吃老鸭等习俗。这个节气开始人们在起居上讲究早睡、晚期。主张多睡觉、睡懒觉了。
具体食补:
立冬是秋天收获刚刚结束或进入尾声的时候,也是食物种类较为丰富时期。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寒,为了平安过冬,人们该注意增加身体的抗寒能力,要有目的的去多食一些牛、羊肉之类的高热量食品。至于立冬吃饺子,这对于日子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来说,不算啥新鲜事,想吃啥馅就吃啥馅,想怎么包就怎么包。另外就是多食刚收获回来的丰收果实,因为应季植物永远都是上苍为人类安排的最应季食补,只要是那个季节里盛产的食材,都将是不错的选择。下面就重点聊聊立冬后可多食的植物类美食。
糯米、藕糯米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
藕:降糖、降脂,富含素食纤维,助肠道蠕动,有补胃补脾等功效。
糯米和藕都有润肺调理气血的作用。是我们冬季,可以适当多吃的食材,他们制作起来方法也很多。糯米可以做成糯米粽、糯米饭,还可以和藕搭配在一起做糯米藕,吃的时候再加上冰糖、蜂蜜、桂花、枸杞、红枣等。反正做法万变不离其宗,口味喜好可完全根据个人定制,收效又是极好的。
糯米藕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多食不但可以暖胃、增加自己的抗寒能力,还可以润肺。大家都知道,白色食物是有润肺功效的、而且作用明显。做出的糯米藕,搭配点枸杞、桂花之类,餐桌上一放绝不输于其它大菜。除了吃藕、吃糯米,冬季吃南瓜也属不错的选择。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南瓜种类越来越丰富,口味也越来约好。好到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怎么吃都开心顺口。嫌麻烦,就干脆清洗干净直接蒸着吃。否则就煮着吃,和米饭一起蒸着吃,加红枣、南瓜、小米或大米熬粥也绝佳,加糯米做成南瓜饼也是一种美味选择。
总而言之就是怎么吃都行,一切都可根据个人喜欢。另外还有富含多种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芋头也就是毛芋,冬季多吃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还有人们都习惯也喜欢吃的红薯。这些也都是可以偷懒的食材,做的时候完全可以学着一些大饭店的架势,把毛芋、红薯、玉米、山药、花生等一一清洗干净来个清蒸大杂烩,人家大饭店可是管这道混蒸菜叫大丰收,虽土生土长却价格不菲,也及受欢迎。
萝卜红萝卜、白萝卜也是冬季食谱上不能少的东西。
红萝卜的功效差不多人们都知道。吃法也蛮多的,可以做成小菜生吃,也可以和各种肉类炖在一起吃,或者单炒。在北方用葫芦卜加羊肉包饺子、做馅饼都是绝配美食。
白萝卜自古中国民间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在我国山东淮坊更是把萝卜吃成了水果,反正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怎么吃,白萝卜都对人身体益处是非常多的。另外冬季吃柿子也是十分理想的好时节。